林先生於 1963 年出生,是台灣台中市人。他由日本人父親和台灣人母親撫養長大,擁有日台雙重根源。他畢業於東京工學院專門學校後,在日本國內從事醫療、金融等基礎系統的建置工作。之後,他成立了「台三」。他一方面推動企業數位化和無紙化技術的導入,另一方面也致力於日台文化交流,例如支援拍攝以日本統治時期活躍於台灣的人物為主題的紀錄片。

林先生協助拍攝的紀錄片,是由出身於宮崎縣的美術家小松孝英先生擔任導演。從 2021 年公開的第一部作品《鹽月桃甫》的製作開始,林先生就一直提供協助。

紀錄片作品名中的鹽月桃甫,是出身於宮崎縣的畫家,他在日本統治時期將西洋美術引進台灣。他創設了台灣美術展覽會等,對台灣美術界貢獻良多。電影便是追溯他的一生。

小松先生為了參加藝術博覽會經常造訪台灣,於 2017 年左右得知了同鄉畫家鹽月的存在,並決心製作紀錄片。他尋求合作的對象,就是幾年前在台灣的藝術博覽會上認識並保持交流的林先生。

協助電影製作

林先生接受小松先生的紀錄片製作支援請求,毫不猶豫地答應「當然好」。他在資金方面支持製作,並在台灣進行採訪和拍攝時,負責與對方協調和擔任翻譯。林先生談及他支持電影製作的初衷:

「日本在 100 年前,在基礎建設等方面為台灣做了很多事。這些歷史,日本和台灣的年輕人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能透過拍攝紀錄片將其記錄下來,就能夠傳承下去。」

林先生也協助了第二部紀錄片《中村地平》(2024 年公開)的拍攝。中村地平是宮崎市出身的小說家,曾在台灣向鹽月桃甫等人學習。目前,以日本統治時期活躍於台灣的建築家井手薰為主題的紀錄片正在製作中,林先生也協助了井手薰設計的台北公會堂(現在的中山堂)的拍攝許可取得。

小松先生表示,林先生是「建立與當地採訪對象關係不可或缺的人」。在採訪鹽月桃甫,拜訪台灣原住民族泰雅族的博物館時,林先生與原住民族一起跳舞,緩和了現場氣氛。

小松先生感謝地說:「林先生連結了日本和台灣,讓所有相關人的心都變得柔軟。」

推廣台灣

林先生也致力於在日本介紹台灣的活動。在今年五月的黃金週假期,他在東京都港區的商業設施舉辦了一個聚集台灣藝術作品和食品的博覽會。除了展示現代藝術家洪易以動物為主題的繽紛雕塑外,還販售了鳳梨酥、豆漿、茶等台灣食品。

林先生滿懷信心地說:「我希望讓日本人了解台灣的日常生活。我也向來賓介紹了展示內容,活動非常成功。」由於好評如潮,他預計在 10 月 18 日至 11 月 3 日期間,在同一商業設施再次舉辦博覽會。

林先生致力於日台交流的根源,來自於他自身的出身和人生經歷。他的父親是北海道人,曾在日本大型電機製造商工作。「是日本人父親把我養大的,我心懷恩情。」專門學校畢業後,他在日本工作,結交了許多日本朋友。「報恩是理所當然的」,他說道。

林先生希望透過持續的交流,讓日本和台灣的關係變得更好。「希望日本和台灣的年輕人能更了解彼此的歷史,並且喜歡上對方。」他如此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NNA JP 編集局編集統括部・安田祐二 https://www.nna.jp/news/2850178